每年8月15日,是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日,日本把叫“终战纪念日”。如今80周年的日子将近,来自日媒《共同社》的消息却显示,日本首相似乎准备做一个“违背祖宗的决定”,取消纪念日的谈话流程。这是自1995年村山富市开启“逢十道歉”传统以来,这是日本领导人首次在重大战争纪念节点选择沉默。
按照《朝日新闻》披露的内容,石破茂原本是计划组建一个“专家小组”,重新审视日本走向侵略的历史进程,并基于研究结果在8月15日发表个人声明。而实质内容,也就是反省侵略问题,向中韩道歉。
从近期日本周边的国际局势来说,石破茂想要搞这个“反省、道歉”,本质上还是迫于东京政府面临的压力的。一方面,是作为在历史转折点执政的首相,他希望以不同于安倍晋三的姿态留下政治遗产,通过展示“反省”姿态与邻国缓和关系;另一方面,日本经济界担忧历史问题冲击商业利益富投恒盈,丰田、本田等企业股价已因地区关系紧张出现下跌,多家汽车制造商更私下抱怨“中国地方政府审批流程可能拖延”。改善与中韩关系成为务实选择。
但相关信号一经放出,就引发日本舆论轰动。大批量的日本网民指责石破茂,要求“不准道歉”。日本网络上一部分声音认为,“侵略是历史”,现在的日本人无需为过去道歉。石破茂搞这一出是在自虐,主动加重日本身上的负担。拒绝“自虐史观”。另一部分声音则更为极端,威胁石破茂,如果敢向中国道歉,就要有生命危险。
怎么说呢,这就是日本真实的社会民意。别扯什么“不懂历史”,人家清楚的很,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,也只有中国某些群体还在劝中国人“放下”。可事实上就是,在中国人视野之外,日本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广泛的仇华意识。中国游客多次出现在日本遭无端袭击的案例。极端化严重。
扯远了,我们言归正传。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民意浪潮,本就地位岌岌可危的石破茂政府,被迫撤销相关反省、道歉计划,也就有了我们最开始提到的,石破茂取消纪念日的谈话流程。
但,当真全都是日本民意的作用吗?事实上,更深层的问题,是石破茂的执政危机导致的。早在7月20日的参议院选举中,自民党及其执政联盟惨败,失去参众两院多数席位,党内要求石破茂辞职的声浪骤然升高。此刻任何涉及历史问题的表态,在民意刺激下,都会成为政治炸药。自民党保守派将选举失败归咎于首相立场“模糊”,认为若对战争责任道歉将引发“无休止的赎罪循环”,甚至导致中韩对日企索赔。安倍派系更直接施压,坚称2015年安倍谈话已为历史问题“定调”,其“子孙后代不应背负道歉宿命”的表述被保守势力奉为圭臬。
换而言之,石破茂的这一让步,本质是在日本从上而下的一套对侵略历史的故意歪曲下,进行的选择。
面对日本这么一出“大戏”,国际社会反应迅速而尖锐。韩国外交部次官补金烘均连夜召见日本驻韩大使要求解释;中国外交部以“三个停止”敦促日方正视历史;东南亚媒体将事件置顶国际版面,配图为1945年东京审判照片。可以说,现在的石破茂也是一根筋两头堵。内部不肯认输,外部也不买账。
总得来说,当历史反思让位于政治生存,石破茂的妥协,暴露了日本社会仍未愈合的裂痕。在民意与外交的钢丝上富投恒盈,八十年前的战争记忆正滑向被遗忘的深渊。直到下一次危机将其重新唤醒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